网站首页 >> 养殖服务 >> 养殖技术
鲫鱼孢子虫病诊断与治疗
日期:2017-7-5 10:02:31
 
      目前,由于天气炎热,正是鲫鱼孢子虫病的爆发时期,如果不能正确诊断与防治,将会为养殖户带来较大的损失。
1、流行
      鲫鱼孢子虫主要危害鲫鱼鱼苗和成鱼,常流行于4-10月份,尤其以6-8月份最为严重。发病池塘感染率高,死亡率高达80%左右,严重的可能死完。
      鲫鱼孢子虫以孢囊的形式寄生于鲫鱼鳞片、鳃、皮肤及鳍条上,病鱼体色发黑,呼吸困难,鱼体瘦弱,吃食能力差,离群独游,反应迟钝,最终濒临死亡。孢子虫寄生于鲫鱼鳃上时,打开鳃盖肉眼可见鳃上有大小不一的乳白色点状孢囊。当孢子虫寄生于鲫鱼体表时,肉眼可见有点状、凸起的孢囊,近球形或椭圆形,用手轻轻一挤有乳白色液体流出。所以一旦鲫鱼寄生上了孢子虫,肉眼就能看得出来,但是感染初期鲫鱼无任何症状,很难发现,只有通过镜检才能发现。
 
2、症状
(1)感染初期,寄主无任何症状显示。此期很难发现,只有通过仔细镜检才能发现寄生部位的黏孢了虫营养体或孢子、胞囊。
(2)感染中期,寄生于鳃部、体表、鳍部黏孢子虫在寄生部位肉眼可见大小不一、数量不等的白色或淡黄色胞囊和胞囊集合体。寄生于鳃部的常伴有黏液增多、鳃丝腐烂和肿胀等症状,鳍上寄生的伴有蛀鳍现象,体表寄生的伴有体表粗糙、鳞片竖起等症状;寄生于头背部肌肉、鳃弓中的黏孢子虫不形成胞囊,寄生部位呈现不同程度隆起,隆起处松软,内部肌肉腐败;寄生于脑部和其它器官内的,解剖寄生部位可见白色胞囊。此期病鱼常伴有在下风处非缺氧性集群浮头现象,出现少量死亡。
(3)感染后期,中期表现的症状加重,死亡量增加,不死个体形态丑陋或有异味。
 
3、感染源
鲫鱼感染孢子虫主要有三大来源:
(1)苗种本身就已经带有孢子虫;
(2)清池不彻底或没有清塘的,底泥中残留有孢子虫; 
(3)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未经高温发酵处理的有机粪肥中带来的孢子虫。
孢子虫遇到外界刺激时会形成孢囊,孢囊肉眼可见,一旦形成孢囊,药物就难以渗透造成杀虫困难,市面上的很多杀孢子虫的药都难以达到彻底杀灭孢子虫的目的。
 
4、预防
(1)彻底清淤、清塘消毒,放苗后做好消毒工作,在养殖过程中做好定期使用展翔底倍爽200g/亩改底,使用翔盛孢虫净6-8g/kg饲料拌饵投喂1-2天。
(2)进苗前做好检疫工作,避免从孢子虫高发地区进苗,不进已经有孢子的鲫鱼苗。

[1] [2]  下一页